概要:“米粉过敏”困扰,真相大白!
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以及各种母婴社区、妈妈群里,总会听到新手妈妈们抱怨:“给宝宝精挑细选的第一口辅食——婴儿米粉,吃完竟然过敏了!”妈妈们见到宝宝不适难免焦虑,并且往往归结是米粉惹的祸。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组织并实施的《城市婴幼儿过敏流行病学调查项目》显示,0-24月龄婴幼儿的妈妈曾自认为宝宝有过敏现象的比例为40.9%。而《中国儿科杂志》的调查结果披露,中国0-24月龄婴幼儿食物过敏发生率为5.6%-7.3%。由此可见,妈妈们的“以为过敏”与经医学诊断的“实际过敏”有着巨大的差异鸿沟。
由于婴幼儿身体机能发育尚未完全,免疫系统也处于持续构建的阶段,对于新接触物质自然会有一段适应过程,但新手妈妈误把长疹子、腹泻、便秘、吐奶之类的症状笼统地当作过敏,从而怪罪于食物并盲目改变喂养方式的做法并不可取,因为这有可能影响宝宝的辅食添加进度,导致摄入的营养不够均衡全面。
新手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食物过敏、进行科学喂养,不妨从四个维度来建立正确的认知。
维度一:4-6个月添加辅食可降低过敏风险
“过敏主要和基因、环境等因素有关”,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在《婴幼儿食物过敏能否预防?》一文指出,大部分的婴幼儿过敏并非食物引起,织物、洗护用品、尘螨、花粉等也是常见导致过敏的原因。但相当多的妈妈会首先怀疑食物,尤其是刚开始添辅食时。毕竟,食物看得见,而环境致敏物,往往更隐蔽。
那么,是否有必要因为担心过敏而推迟添加辅食呢?
现有的科学证据表明,4-6个月添加固体辅食是有利于降低孩子过敏风险的。早于4个月或晚于6个月,都会增加过敏风险。钟凯建议,家长要抓住刚开始添加辅食的这段“脱敏”关键窗口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指出,我我国7~24月龄婴幼儿贫血高发,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可损害婴幼儿认知发育和免疫功能,添加富含铁的辅食是保证婴幼儿铁需要的主要措施。
以电商网站口碑排行榜上常年名列第一的LittleFreddie(小皮)有机大米粉为例,添加的是可直接被人体吸收的二价铁富马酸亚铁,若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指出的以奶冲调米粉的方式,每天两餐小皮米粉可满足宝宝接近90%的铁需求,搭配肉泥、肝泥、菜泥等含铁丰富的食物一起食用营养更均衡。
维度二:辅食添加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家长应如何在辅食阶段科学喂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王硕,在《宝宝食物过敏了吗?》一文中建议家长,每次只引入一种新辅食,每次少量添加,让宝宝适应2~3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添加成功的辅食要保持日常摄入以维持其耐受性,逐渐达到食物多样化。
钟凯也提醒,给孩子购买食品时,注意看标签上面的配料和过敏原信息,初添加的辅食配料简单一点好。
以小皮米粉的配料表为例,食材只有大米一种,符合专家建议的“每次只引入一种新辅食”的要求;除了大米,其余为钙铁锌和维生素,有助于宝宝生长发育;并未添加容易引起过敏的牛(羊)奶、大豆、坚果、海产、麸质等常见过敏原,符合“辅食配料简单”的要求,因此适合作为宝宝的第一口米粉。
值得注意的是,从添加米粉开始,需参考产品包装上的建议食用量,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若米粉一次喂得太多,米粉冲泡得太稠,或者添加米粉的同时,还加了辅食油等其他食物,都可能引起宝宝不适。
维度三:初添米粉长疹子拉肚子不等于过敏
婴幼儿在学会说话之前,只能用哭闹或动作表达不适,因此会让妈妈各位担心。有些妈妈反映,吃了某品牌的高铁米粉后,宝宝身上出现红疹,或者是腹泻、便秘、吐奶等情况,怀疑是米粉过敏而不敢再吃。其实,这些症状往往与食物的关系不大,即使有关也可能是食物不耐受。
拿1岁以内婴幼儿常见的湿疹来说,无论是否食用米粉或其他新食物都有可能出现。首都儿医院儿童营养研究中心的王晓燕医生在《这真的是过敏吗》一文中指出,婴幼儿湿疹的主要原因是早期的皮肤结构不完善,皮肤的屏障功能不全,并不是过敏反应,也不需要盲目的回避很多食物。这时要做的是好好润肤,帮助宝宝的皮肤锁住水分,同时抵挡外界的刺激。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注册营养师顾中一也在《湿疹=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又是什么?》的科普文章内指出,有包括婴幼儿接触新的食物可能出现的消化道不适,不一定是过敏。哪怕和食物有关也可能是食物不耐受。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就是看出现症状时的摄入量。如果是过敏,只吃一点点也会"启动"过敏反应,症状严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如果是对某种食物不耐受,还是可以吃一些而没有任何症状的,只有当超过一定量时才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
维度四:正确认知遵医嘱,心态稳定不焦虑
对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大众来说,对于各种症状可能缺乏精准区分与判断的能力。钟凯建议家长,不要盲目怀疑食物过敏而回避食物,也不要网上看了点百度、知乎、小红书就自行诊断,可通过“回避/激发”的办法确认过敏原——如果对某个食物过敏,停止食用症状就会好转和消失,过2星期再次小量尝试又会出现过敏症状。一旦确认了过敏原,就需要在饮食中回避。
王硕指出,如何回避、如何替代、如何确定再次引入的时机和引入食物的剂量梯度,都需要临床医生结合儿童体格生长、营养状况和临床检查结果综合判定。因此,及时就医问诊十分重要。如果能够记录好患儿饮食日记(如母乳喂养还需记录妈妈每日饮食),既有助于家长自己理清线索,也能在就医时为医生诊断提供很大的帮助。
具体来说,饮食日记记录的内容可包括以下方面:(1)可疑食物和摄入可疑食物的量;(2)摄入食物到出现症状的时间(精确到分钟或小时);(3)在其它时间进食相同食物是否出现相同症状;(4)最后一次出现症状距现在的时间;(5)症状出现的频率;(6)有无食物污染或变质的可能性;(7)是否有其他可能的诱发因素,如运动、药物等。
王晓燕提醒,预防过敏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夸大过敏的判断和范围。但不恰当的过敏判断,盲目回避多种食物,致使可食用的食物种类减少,有可能影响孩子能量、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导致其出现营养不均衡,严重的可致营养不良。
宝宝们的健康长大,需要家长在育儿经验与喂养知识上不断积累,在辅食添加过程中,保持理性的判断与稳定的心态至关重要。过敏问题本身因人而异,与每个人的基因及环境都密切相关,切忌盲目上网查案例套症状,避免因为过度焦虑而做草率判断,影响宝宝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的正常营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