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下儿童没有新冠疫苗覆盖,属于新冠病毒易感人群,但家长不必过于担忧。一方面,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后临床症状比较轻,3至5天就能恢复,症状以发热、咳嗽、腹泻、呕吐为主,发生肺炎和重症的概率比成人还低;另一方面,婴幼儿的活动范围小,暴露风险也比较小。
一、儿童感染了新冠病毒有哪些症状?
儿童感染后,一般有以下特点:
1.儿童感染者几乎没有潜伏期,感染即发病,多在1天内发病。
2.儿童感染初期主要以发热为主,热型不定,但多数婴幼儿有高热表现。儿童感染后,尤其婴幼儿可能会因为体温迅速上升导致惊厥发生。
3.儿童感染新冠病毒主要侵袭上呼吸道,高热并不等同于重症。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往往热度较高,但临床中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极少出现肺部侵袭,所以临床称为“新冠病毒感染”而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4.儿童除了呼吸道症状外,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儿童感染后第1-7天,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家长可以对照参考(个体会有差异):
发病第1天
单纯高热。婴幼儿高热可达39℃-40℃,6岁以下儿童需警惕热性惊厥;6岁以上儿童中高度发热,多数38.5℃-39.5℃;发热频繁,每天的发热峰值4-6次。
发病第2天
以发热为主,仍然高热但发热间隔延长,每天发热峰值3-4次。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稍微急促的表现,6岁以上儿童初期可能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
发病第3天
热度逐渐下降,较前两天的最高体温会下降0.5℃-1℃,发热间隔延长,每天发热峰值2-3次。22:00到次日凌晨4:00易发热,开始出现鼻塞、流涕、食欲下降、干咳变湿咳(有痰)等症状。
发病第4-5天
低热或不再发热,但咳嗽明显加重,出现鼻塞流涕、清涕变黄涕或脓涕,此时气道分泌物增多,多是病情好转的表现。
发病第6-7天
经过对症治疗,基本上症状会逐渐好转。跑动时会咳嗽,日常较为平稳,部分患儿可能会开始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呕吐、腹泻等。
3岁以内的婴幼儿是易感阶段,如果孩子发热3天,仍没有发热频率降低、热度降低的趋势,建议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出现了热性惊厥(发热时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抽搐),可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平卧位:将衣领解开、保持屋内通风(冬天注意别让冷风直吹孩子),尽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使孩子处于放松状态,不会出现缺氧情况;
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分泌物误入呼吸道从而引起窒息,若患儿在惊厥时出现口吐白沫的现象,家长要及时清理干净分泌物;
物理降温:用温水毛巾擦拭额头、颈部、手心、脚心等,等待体温下降;
及时就医:在家里做简单的处理的同时,一定要及时拨打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救治。
二、如何配备儿童新冠小药箱?
从目前临床观察来看,新冠病毒喜欢锚定儿童的上呼吸道,而非下呼吸道,所以鲜少有肺炎,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对症下药:前三天降温,后期目标排痰。
如需准备药物,专家建议可以这么配备:
针对孩子发热: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注意布洛芬仅用于6月龄以上的儿童,24小时内使用不超过4次;若孩子体温降到37.5℃以下,不建议再服用退烧药,此时可用温水擦拭孩子脖子、腋窝、大腿根等部位(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建议38℃开始服药;没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建议38.5℃开始服药)。
针对孩子早期干咳: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肺力咳口服液这两种药物可单用也可加用小儿咳喘灵或白蕊颗粒;2岁以上的孩子睡前可以服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针对孩子后期湿咳(有痰):愈创甘油醚糖浆、氨溴特罗口服液(易坦静)可促进排痰及促进气道黏膜功能的恢复。
针对孩子流涕:生理海盐水,如果孩子晚上睡觉鼻塞流涕,可用生理海盐水洗鼻。
以上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若家长把握不准,可以线上咨询医生。
★关于退烧药的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的婴儿使用退热药,可以进行物理降温。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或交替用药。
温馨提醒:
★对于精神状况良好、伴随症状较轻、没有明显不适、体温也不是很高的孩子,可以暂时居家观察。
★如果孩子持续高热不退、精神状态很差,开始意识模糊,嗜睡或清醒时没有互动、喂养困难(无法饮水或进食母乳)、嘴唇或脸色发青等,有可能发展为重症趋势,建议立即就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