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暑未降,秋意浓。季节交替,早晚温差大,又到考验爸妈护理水平的时候了。对于宝宝来说,尤其是小月龄的娃,他们体温调节能力弱,在冷热频繁变换时节,特别容易生病。
民间自古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指的是: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大体意思就是说身体要对气候有个适应的过程,在两个温度层面平稳过渡,这样才能产生一定的抵抗力。
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这种方式,反而会适得其反!就如现在广东的天气,虽已接近中秋,但白天仍是三十多度高温,家家空调高速运转。可是一到下半夜,明显感觉阵阵凉意。
莞妈家俩娃都怕很热,晚上睡觉蹬被子已见惯不怪了。夜晚时气温下降,睡着的情况下没有及时关空调,也没及时给他们掖被盖好,导致早上起来两人都淌着鼻涕上学,老母亲真不容易!
“秋老虎”仍在,但秋天的凉意已渗入夜里。家有小宝宝的一定要注意,偶尔感受一下清凉没关系,但孩子身上有3个部位异常敏感,千万不能“冻”!如果稍不注意,孩子受凉感染风寒,病痛就会随之而来。
宝宝的肚子不受凉,再热也不能晾肚子
古语说“腹为五脏之总,故本腹喜暖”,意思是腹部为人体的脏器之所,保持肚子暖和也就是相当于保护了脏器,保护了身体的根本。
又因婴幼儿的腹壁肌肉未发育完全,保暖作用不如成人,所以更容易出现肚子着凉的状况。宝宝一旦腹部受凉,就会使脾胃功能受损,容易出现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情况。
育儿招:
◆前后半夜温差过大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宝宝穿上肚兜。凉的时候能护住小肚子,热了也不至于让宝宝大汗淋漓。
◆为宝宝选择一套薄厚适中的纯棉秋衣(最好带高腰护肚)。也可以选择连体式的,这样不至于宝宝睡着时把衣服掀起晾肚子。
◆很多孩子睡觉爱翻滚、爱蹬被子,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是给宝宝裹腹睡。即用毛巾被把宝宝肚子缠绕包裹起来,如此就算他再怎么折腾也不容易暴露小肚子了。
宝宝的脚丫要保暖,鞋袜选用有讲究
俗话说“寒从脚底生,病从寒中来”。人的脚部是经络交会之处,神经末梢丰富,对外界温度感知更为敏感。虽然宝宝光脚丫的好处多,但遇着寒凉的天气,还是保暖比较重要。
此外,宝宝脚上覆盖的脂肪少,保温性能差,当宝宝感觉到冷的时候,往往先体现在脚上。如果触及宝宝的小脚冰凉,那么就要注意防寒保暖,以便他能更好地适应外界气温变化。
育儿招:
◆宝宝脚冰凉时,最快捷的办法是给宝宝泡脚。用40度左右的温水给宝宝浸泡,每次泡10分钟左右,能促进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增强脚上抵御寒冷的能力。
◆给宝宝脚上保暖最常用的办法,是穿袜子。我们给宝宝选择袜子时,注意选透气吸汗的纯棉材质。厚度要适宜,太薄不保暖,太厚易出汗,袜子潮湿更容易使脚底发凉。
◆选鞋子也要有讲究,以柔软轻便、不限制活动为前提。鞋码要适合,太紧束缚宝宝脚部发育,太松又容易脱落而且不保暖。一般鞋子内长比宝宝脚长多0.5-1cm为宜。
宝宝背部易热也易凉,护理要重视
很多孩子活动时,感觉不到特别热,但一摸后背,全汗湿了!这是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成熟,身体代谢快,体内水分多,而背部的皮下脂肪又比较薄,所以体温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当宝宝背部被汗水打湿以后,水分蒸发会使体表温度迅速降低。如果此时再吹来一阵凉风,那么孩子十有六七就会“中招”。
育儿招:
◆这样一个忽冷忽热的季节,要随时给孩子准备几条汗巾。活动前先给宝宝垫上汗巾,结束后把汗湿的巾子换掉即可。当然汗巾也可以用干爽的衣服代替,注意及时更换,免得宝宝着凉感冒。
◆我们可以从宝宝的后背探知其冷热,经常摸一摸,如果手感凉说明宝宝冷了要添衣;手感温热且湿润,说明宝宝太热了,要减少或更换衣物;手感温暖且干燥,则说明温度刚刚好。
◆秋天干燥,再加上出汗多,宝宝水分流失快,所以要多喝水补充水分。还要注意给宝宝护肤,保持皮肤滋润、舒爽,否则即便是秋天,宝宝也可能因为护理不周而长出大片的痱子。
秋季护理宝宝其它注意事项
每年秋天冷热交替时,都是儿科门诊爆满的时候,因此还有人把这个季度称为“儿童生病季”。孩子感冒、咳嗽、拉肚子等病症防不胜防!家长们除了要帮孩子捂好以上3个关键部位外,还要注意少做3件事:
少带孩子凑热闹
天气渐凉,大家外出的兴致也越来越高,公园、超市、商场、娱乐场所等都人满为患。但因气候干燥,流感盛行,孩子的免疫力低,建议还是少去人多或空气流通性差的地方。
少给孩子吃生冷食物
秋季很多人注意养生,但对于胃肠运动、吸收功能或者抵抗力不足的孩子来说,要特别注意急性胃肠疾病的发生。尽量不要给孩子吃生冷的食物,包括冷饮、凉拌菜以及寒性的瓜果等。
少让孩子哭鼻子
有中医理论认为“悲伤肺”,因着秋季干燥、流感病毒增多,很多孩子会有咳嗽的症状。所以这时期,应尽量少让孩子哭泣,否则更损伤肺部的元气。
结语
秋季儿童病多发,我们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