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某,男,11个月。年9月30日初诊。
主诉:痢疾伴发热1周。
病史:1周前,患儿腹泻,开始是稀便夹杂奶块状物,继之脓性黏液便,量少,便次多,每日10多次,每次排便时就哭闹不安。发热,体温在38℃左右。服药无效。输液时,扎针多次静脉穿刺不成功,家长心痛患儿不愿再给患儿打点滴。求治。
刻诊:发热,脓性黏液便,时哭闹烦躁不安,饮水多,舌红,苔薄*水滑,指纹青紫郁滞,接近气关。体温38.5℃。粪常规:脓液(++),WBC10个/HP,RBC10~12个/HP。
六经脉证解析:发热,脓性黏液便,便量少,便次多,烦躁不安,饮水多,舌红,苔薄*水滑,指纹青紫郁滞,接近气关,粪常规:脓液(++),WBC10个/HP,RBC10~12个/HP,为阳明病。湿热下迫大肠,脉络腐灼。
六经辨证:阳明病。
病机:津液伤损,湿热下迫大肠,脉络腐灼,气机阻滞。
治疗:白头翁汤:白头翁10g,*连6g,*柏6g,秦皮6g。3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约mL,每1~3个小时1次,分多次频频少量温服。
二诊:患儿的母亲说,效果不错,服1剂药后,发烧就逐渐减退,哭闹减少。3剂药后,排便次数减少了,没有脓性黏液便了。虽然不拉黏便了,但又拉稀便,每天六七次。仍然饮水较多,无呕吐。又查粪常规:脂肪球少许。
六经辨证:太阴病。
病机:中虚湿盛,津气不足。
治疗: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参6g,干姜6g,生白术6g,茯苓10g,甘草6g,莲子6g,桔梗3g,炒薏仁10g,砂仁6g,白扁豆6g,怀山药10g,大来6枚(切开)。4剂。每日1剂,水煎取汁约mL,每1~3个小时1次,分多次频频少量温服。
电话追访,告知痊愈,患儿精神很好。
六经方证病机辨析思路
该案一诊时,患儿证候表现是典型的热利,即西医学的细菌性痢疾。
患儿发热,排脓性黏液便,便量少,便次频,烦躁哭闹不安等一系列症状,皆因湿热*邪下迫大肠,灼伤肠道脉络,肠道气机壅滞不畅所引起的腹痛,里急后重的感觉,但患儿不会说,只能以烦躁哭闹不安来表现。
《伤寒论》第条说:“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白头翁汤方证病机为阳明湿热壅滞内迫大肠,气机阻滞。正与该案证候病机相应,所以方选白头翁汤清热解*利湿而止脓血便,除气滞血瘀而治里急后重。
治疗痢疾的疗效虽然是明显的,但该案的辨治还是有失误的,只顾考虑尽快解决发热和热*痢疾的问题,而忽略了小儿的脏腑娇嫩,正气易伤,用药有些偏寒,量偏大,导致病入太阴的寒湿泄泻。
二诊因患儿又拉稀便,每天6~7次,仍然饮水较多,辨为太阴病,赶紧以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来温中利湿,益气补津以纠偏救弊。
举这个病案是想提醒大家,不论是治大人或小儿都要注意处处顾护胃气。
对于该案的辨治,除必须考虑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外,小儿胃气较弱也必须考虑周全。古代医家早就认识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灵枢?逆顺肥瘦》);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所以,治小儿,要注意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即小儿机体各器官的形态发育及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五脏六腑的形和气都是相对不足的。
小儿虽发病容易,传变迅速,但因其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脏气清灵,反应敏捷,治疗得当,也容易康复。所以,用药要量小而适当,不要伤了小儿正气,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小儿则》中所说,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小儿用药,必须的用轻量,中病即止。
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陈师文等撰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临床上治疗脾胃虚弱泄泻是个好方子,虽然是时方,但疗效确切,特别是对小儿脾胃气虚夹湿的便溏泄泻、消化不良等症,疗效明显。
我们应用经方,但也不要排斥疗效确切的时方,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才是正确的态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