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个人认为,科学育儿不是宗教,它是一种选择。
不科学育儿也ok的,也没啥可嘲笑可鄙视的。
然后呢,即便是选择了科学育儿这条路,也没有完美的爸爸妈妈,就算是再牛的人,学得再好,也不太可能从不出错。
所以,如果暂时,有对待孩子的某方面,家长觉得有需要改进之处,也是常见的,可以存在的,咱也不必太自责。
坐在这里码字的我,当初在母乳喂养方面学的不够,在问题来临的时候,身心都不能继续负担下去,也踩了坑请了催乳师,也交了智商税。
两年多来,有不少人问我类似的问题,大概就是:你说的科学育儿是什么,是照书养吗?照指南、照科普搬吗?你们一天天那么讲究,累不累?孩子生病了就自己扛吗?如果真要认真研究的话,婴幼儿养育应该算是比较系统的“工程”。真要是学懂了,养普娃不累。在我们看来也不是讲究,只不过可能和身边的绝大多数人有点不一样,看上去有点特立独行。特别是孩子生病时,传统中式家庭的1Vn的状态下,作为少数派的宝妈们,可能会有些迷茫、无助。接触了科学育儿,即便是遇到了一些困难,也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尽快改善状况。举个栗子,来自夏夏娃1个月时被传染流感发展至肺炎,住院输液,出院后腹泻,医院。医院频率蛮高,家庭氛围都很不好。
医院看消化科,医生开始只能对症治疗。
持续到娃快2个月时,20余天了娃体重没有增加,医生说考虑牛奶蛋白过敏,可以做回避-激发实验。
夏夏查了一些资料,倾向是过敏,考虑再三,换了氨基酸奶粉,娃的情况开始慢慢变好,家庭氛围也好了。
然后就自己饮食回避一切疑似过敏源+氨基酸奶粉,努力母乳喂养,中间也有换到深度水解时的观察和学习,也有在加辅食时的疑似失败,经历了4个多月的循序渐进地调整和自我克制。
娃在6月龄之后换深度水解就顺利了。
深度水解3个月换部分水解,再3个月就换普通奶粉了。
基本在孩子一岁多时,脱敏了。可以喝纯牛奶了。营养方面也没落下了。这是我这几年见到的无数给力的案例之一。学习了科学育儿的家长们,至少知道:在娃发热、咳嗽、腹泻时该怎么护理、怎么观察、何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懂得哪些是症状,哪些是疾病。不会给孩子吃不该吃的药,打不该打的针,也不会看到血常规就说细菌/病*感染。不会一拉肚子就查大便,也不会盲目查微量元素、骨密度。。。等等等等。dian
科学育儿这个系统的“工程”,除了和个体有关,还和家庭、社会的整个支持系统有关。在后面两个系统需要各方面协助的环境下,我们就只来谈谈个体能做到哪些方面吧。1备孕
夫妻双方心理上的准备:适应角色变化、家庭成员的分工。体检和常规体检,特殊情况的遗传咨询等。营养:均衡、全面。运动:合适的锻炼。合理的体重指数。女性的话要了解和记录自己的月经周期。疫苗的补充完成。丨备孕2孕期
营养、运动。用药、护肤、化妆。产检的选择和利弊,医院的选择。胚胎的发育、进程和各个阶段的变化。孕妇自身的心理和身体变化。临产前的物资准备。新生儿物品的准备等。丨孕期3孩子出生后
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疫苗。睡眠。营养:辅食的添加、能量的配比、生长阶段不同的营养需求。生理/心理发展、大运动、儿保。如何购买合格的婴幼儿用品。常见症状的处理和家庭应对。简单的药物安全知识等等等等。丨孩子出生后丨新接触健康类科普的父母们请看这篇版说了这么多,核心我觉得是:尽可能去成为一个--不逃避思考的人。保持开放的心态,去看到不同理念的、有可能是先进一些的、开阔的世界。助力孩子成长的同时,了解到一些良好的思维方式,咱们自己的逻辑能力也会得到训练和提升,学习能力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会发现生活和工作可能也会不一样了,带来的收益其实不仅仅限于育儿领域了。dian最后~很多事都在不断地变化。见识到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浅薄,越需要学习。两年前,我可能比较“强势科普”,甚至有对别人做过“科普霸凌”这样的令现在的我感到羞愧的事情。我的小伙伴们说:循证医学是严谨的科学的。但咱们科普的模式,可以是温柔的敦厚的。如今,我科普比较随缘,也看到了一些前辈们的经历,伴随着的疲惫和无奈。我现在没有用力过猛,不等于不再继续关心。随着孩子的成长,每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