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暑汗不出者
秋成风疟
——
“暑”------暑之意主謂湿。熱之意主謂燥。故溽暑謂湿暑也。釋名曰。暑,煑也。如水煑物也。这是说文解字的原意。
暑,上下两个日,上面的日是太阳,下面的日是地面蒸发出来的湿热燥之气,中间一个土字,代表脾胃,又代表土人,一撇斜插脾土,就构成了这个“暑”字。
中医讲的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暑之意主謂湿”,只有“暑”是复合邪气,因为暑中必然夹着湿。
中暑夏天有个特点:温度高,湿气也高,如果一个人同时受了热邪和湿邪,就会中暑,表现为体表热的很火烫,但肚子却冰凉。脾胃被湿气困住了,就是脾土上被斜插了一撇,很形象很有意思的中国文字。脾胃吸收了水或茶之后,通常会出汗,但中暑的人脾胃功能被湿气阻滞了,外面烧的厉害,但里面的水供应不上来。阳气出不来。
夏天要适当多出点汗,因为阳气往表走,可是现在很多人不出汗了,原因有三点
一、经络闭塞
二、身体里体液少
三、人的阳气不足了
当然要正常的出汗状态,过于的汗流不止,那又是固精不够的耗泄了。
假如夏天不出汗,
到了秋天就要“风疟”
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
——《素问·疟论》
疟,寒热休作。
——《说文》
疟,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热耳,而此疾先寒后热两疾,似酷虐者也。
——《释名、释疾病》
狂诵新诗驱疟*。
——陆游《寓叹》
疟疾
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由疟蚊传播,症状是周期性发冷发热,热后全身无力。
疟疾-----亦作“打摆子”。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这些问题就是夏天的汗没出完,秋天毛孔闭合收敛不足造成的。现在人都不喜欢出汗,尤其女性,脸上带着妆容,一出汗就晕妆,所以现在人都通过空调降温,避免出汗。把寒气闭在身体里,如此下去,就会“寒入骨髓”。我认识一位老中医,几乎看过的人,他都会对病人说“寒入骨髓”了。把寒气逼憋在身体里面,其后果就是“伤筋伤骨伤髓”。
中医认为“寒性收引”,收引就是容易引起肌肉筋脉的痉挛抽搐,这样就会引起疼痛,所以在人体表现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痉挛性疼痛,常见的部位是四肢关节、肩胛颈部、胸腹腰部。只要有寒气,就有可能引起这些部位的疼痛感,而且是遇冷加重、得温好转。
寒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寒性伤阳,按照中医的阴阳理论来讲寒为阴邪,而且为阴邪里程度最强的一个病邪,能够伤及阳气,阳气受损,身体失去阳气的温煦就会出现怕冷的感觉,病人表现出易感冒、抵抗力差、精神不振、喜静而不好动。
同时这种人常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稀溏或者大便不成形,大便有时夹杂不消化的食物,甚至是五更泻。还可以出现肢体困重、腰腹沉重或者出现咳嗽、咳白痰、胸闷气短,且常常因为受凉而发作或者加重,或者出现小便清长、夜尿多、阳痿早泄等症状。
以上就是伤到筋骨了的表现。
寒气伤到脾了,就有痛风了。
伤到髓了,就是白血病的表现形式。
伤了骨髓就无法化生成血液,就是寒气入到骨髓,把人的造血功能压制了。
夏季切忌开着空调、风扇睡觉。
任何风,人造风或者自然风,都带着极强的信息和能量,人睡着了,卫气就自动收回身体里,就特别容易感冒得病。尤其人造风,里面的能量很负面,可以说是“虚邪贼风”,受此影响,人很容易身体麻木、疼痛、有些睡一觉起来,就面瘫、斜眼歪嘴、眼皮跳等现象。
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