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越长越大,饮食终于能有点花样了,可该给宝宝吃什么辅食,却让不少妈妈们犯了愁。
昨天,一位妈妈在后台留言求助:
我的宝宝快9个月了,自从吃辅食后,排便变得很艰难,每次拉屎的时候小脸涨得通红,还会哭闹,我给他增加了喝水量和蔬菜水果泥,可还是没用,已经持续一周了,我该怎么办啊?
这位妈妈还特意附上了宝宝的一日食谱。
粗粗一看,辅食中确实增加了不少膳食纤维,可宝宝排便困难的问题依旧没有改善,这是为什么呢?
解决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得来说说什么是便秘。
许多妈妈们对便秘的认识存在误解,以为宝宝便便次数的减少就是便秘了。
其实添加辅食后,宝宝排便次数减少,便便由液体状变成软烂的固体状,这是添加辅食后正常的排便变化,不用过于担心。
在便便质地和形状方面,妈妈们可以参考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正常的便便性状应该处于3~5之间。
如果宝宝每次排便时都很困难,小脸涨得通红,还会哭闹,拉出的便便处于1~2之间,确实有可能便秘了。
于是,我们拿着食谱请教了李靓莉营养师,终于找到了原因:宝宝便秘,是因为辅食中缺少了脂肪。
宝宝便秘
辅食「脂肪」要吃够
许多妈妈们在宝宝发生排便困难时,都会注意让宝宝多喝水、饮食清淡、多摄入膳食纤维,却忽略了脂肪。
脂肪摄入不足,也会让宝宝发生排便困难。
1岁以内的宝宝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要能量来源,全天脂肪的摄入量应该在30g以上。
每天满足ml以上的奶量后,可从奶中获得优质脂肪20g,辅食中需要提供10g脂肪。
一个全蛋大约含有脂肪8.8g,再适当增加些肉类,就基本可以达到全天的脂肪摄入目标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7~9月龄的宝宝,如果辅食以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类食物为主,需要额外添加5~10克的油脂。
家里普通的白瓷勺,一勺的量大约就是10克。
而更大些的宝宝,三餐成为主要能量来源后,适当增加脂肪类食物的配比,比如奶和奶制品、肉类、鸡蛋等,就可以让宝宝每天吃到足够的脂肪,不需要额外添加油脂了。
宝宝腹泻
「口服补液盐」是首选
宝宝吃了辅食后,如果出现糊状和水状的便便,要注意宝宝可能腹泻了。比较常见的就是病*性腹泻,如诺如病*和轮状病*。
病*性腹泻并没有特效药,这个时候辅食的安排就非常重要了。
腹泻期间,最重要的辅食安排原则是补充水份,预防脱水。辅食中可以增加富含水的食物,比如粥、烂面等。
其中,推荐最新的口服补液盐Ⅲ,不但可以让身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还有轻微的止泻的作用,可以帮助减少拉肚子的次数和粪便的量。
另外,宝宝对新添加的辅食不耐受也会引起腹泻,如果是这种腹泻,妈妈们短暂回避这种食物就可以了。
妈妈们也要注意过敏性腹泻,宝宝对牛奶过敏较为常见,妈妈们要避免辅食中出现过敏性食物。
如果在腹泻时,妈妈们擅自给宝宝服用了抗生素,就会扰乱宝宝正常的「肠道菌群」,这也会让宝宝的免疫系统受到牵连。
在婴幼儿期,肠道菌群在一定程度上会反应出宝宝免疫系统的发育状况。
宝宝如果出现一些免疫系统相关的问题,比如易过敏、常感冒,也可能与肠道菌群发育不好有关系。
可「肠道菌群」这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妈妈有什么办法了解清楚吗?
「水母基因」就能帮妈妈做到!
直播免费参与喔!现场还会赠送5个体验版「儿童基因检测」名额,赶快扫下方海报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