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腹泻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国人奶商指数刚及格,超8成公众喝奶未达标
TUhjnbcbe - 2023/1/20 14:17:00
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4631560.html

接近20%的家长过早地给7-12个月的宝宝补充了乳制品;12%的父母错误地给7-12个月小宝宝补充了牛奶;而在宝宝13个月后需要适当补充其他乳制品时,又有21%的父母却没有做到,而这也给宝宝带来一定的营养风险。

世界牛奶日即将来临,5月28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荷兰皇家菲仕兰联合发布《中国奶商指数报告》(下文简称报告)显示,与年首次发布的报告数据相比,中国奶商指数得分为60.7分,仅提高了0.1分,依然徘徊在及格线边缘。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深层原因就是:大多数公众误把牛奶这一膳食“必需品”仅当做了“营养品”!

1、中国人奶商指数仅提高0.1分

调查显示,国人奶类摄入状况仍不乐观。百分制下,年中国奶商指数得分为60.7分,依然徘徊在及格线边缘,仅比年高出0.1分。

据悉,年报告首次提出奶商(MilkQuotient)概念,中国奶商指数是指中国人正确认识和食用乳制品的能力水平,是反映中国人健康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

此次调研由荷兰皇家菲仕兰联合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共同发起,并由多家机构10余位专家担任顾问。样本覆盖全国20个城市,调查对象为15-65周岁的城乡普通公众,有效样本个,从喝奶意识、喝奶知识和喝奶行为三个主要维度,以指数量化的方式衡量中国人在奶商方面的表现水平和结构特征。

2、超8成公众每日乳制品消费未达标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第一次提出了“g牛奶计划”,即我国居民每人每天饮奶量要达到g或相当量的乳制品。

然而此次调查发现,仅有4成公众知道每日应该摄入乳制品毫升以上,而实际每日摄入量达到这一标准的比例更低,仅为19.5%。

调查显示,年,公众每日平均摄入乳制品毫升,距离毫升标准尚有一定距离;每周平均摄入乳制品的天数也仅为4.9天。

调查发现,认为“乳制品是每日必需品”的公众不到4成,大多数(61.2%)公众对乳制品的定位仍是“营养品”,认为是用来补身体的。

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其实还是中国公众并未把乳制品视为每日必须摄入的食物之一,公众对“乳制品是每日膳食必需品”的概念未形成普遍共识。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强调:“从营养的角度来看,牛奶不仅仅是营养品,更应该是必需品。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矿物质种类非常丰富,也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还包含了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对人体具有无可替代的益处。如果喝奶后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就说明患有“乳糖不耐受症”,虽不宜饮用牛奶,但也应选用酸奶或其他乳制品来代替牛奶。”

“其实,毫升的标准并不算高”,调查组专家表示,通过各国膳食指南对成年人乳制品的建议摄入量推荐表可以看出,我国推荐量近乎是最少的,欧美国家建议摄入量大部分在毫升以上,基本为-毫升,由此可见我国居民乳制品摄入量之低。

3、超7成公众对乳制品多元化认知不足

众所周知,牛奶是最基础的乳制品,但牛奶并不直接等同于乳制品。乳制品种类较为多元化,奶酪、*油、奶油等均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乳制品摄入应该坚持多元化,但报告显示,26.9%的公众认为“摄入乳制品,只要喝奶就够了”。

由于认知不足,目前大多数中国人使用乳制品仅限于牛奶和酸奶,其他种类乳品使用量低。专家建议,推荐“多吃”各种各样的乳制品,有利于提高摄入量。

据了解,我国和西方乳制品摄入量差距就主要体现在尚未建立“吃奶”的习惯,特别是吃奶酪的习惯。

据了解,10公斤牛奶才能加工1公斤干奶酪,因此奶酪单位容量的蛋白质、钙等营养元素远高于普通牛奶,但调查显示,超过半数公众不喜欢奶酪的口感。

不过有个令人欣喜的变化,那就是后最喜欢奶酪,爱吃奶酪的比例突破20%,达到23.6%,“吃奶”习惯正在养成。

专家也建议:奶酪是含钙最多的奶制品,且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6-98%,是补充钙质和蛋白质的最佳选择;儿童和中老年人、乳糖不耐受、非超重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适合食用奶酪。

不过专家同时也建议,奶酪所含热量较高,应适量食用。

4、12%的父母给婴幼儿错喂了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父母奶商得分普遍较低,这也导致父母给婴幼儿补充乳制品时存在误区。

众所周知,牛奶中含有的牛奶磷脂是促进宝宝脑部及智力发育至关重要的元素,可以说,在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乳制品都是不可或缺的营养来源。

尽管如此,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所有乳制品都适合小宝宝,尤其是7-12个月的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在母乳和配方奶粉之外,其他乳制品都不适合补充。

但是调查发现,接近20%的父母过早地给7-12个月的宝宝补充了除母乳和配方奶粉以外的乳制品。12%的父母错误给宝宝补充了牛奶;10.6%补充了酸奶。

对此,调查组专家表示,7-12个月龄的宝宝不适宜补充鲜奶、酸奶、奶酪等蛋白质和矿物质远高于母乳的乳制品,会增加婴幼儿肾脏负担。

5、断奶后超2成父母疏忽了此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宝宝13个月后,需要适时补充其他乳制品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然而此次调查显示,在断母乳和配方奶粉之后,21%的父母没有给宝宝补充其他乳制品,这也将给宝宝带来一定的营养风险。

而在给宝宝补充了其他乳制品的父母中,补充的乳制品种类不够多元化,补充相对较多的是牛奶(30.6%)和酸奶(29.6%),其他乳制品补充比例均在15%以下。

另外报告显示,宝宝对牛奶/酸奶的摄入量也不够,平均每天摄入毫升,低于《中国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建议的摄入量(-毫升)。而且宝宝也没有做到每天补充,平均每周只有5.4天喝牛奶/酸奶。

6、配方粉并不能完全被替代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可以接受的食物种类多元化,超过一半的父母就选择以性价比更高的牛奶、酸奶等其他乳制品(58.2%)或一日三餐(50.9%)来替代配方粉,为宝宝提供营养。

不过调查组专家表示,尽管13-24月龄的宝宝可以将普通鲜奶、酸奶、奶酪等作为多样化的部分逐渐尝试,但是仍然建议少量进食,因为这些不能完全替代母乳或配方奶粉。

调查显示,父母对13个月龄及以上宝宝断配方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宝宝不爱喝”,面对这种情况时,只有22.4%的父母会要求宝宝必须喝,有约80%的父母没有引导宝宝喝,或者直接选择放弃。

对此,调查组专家建议父母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如变换牛奶的口味和食用方式等,促进宝宝对牛奶的摄入,以满足营养所需。

首都儿科研究所保健科主任王琳建议:“科学合理摄入乳制品,父母是关键。父母应树立科学喂养的7个金标准,在儿童出生一小时开始母乳喂养,六个月内坚持纯母乳喂养,同时将母乳喂养坚持到两岁以上。与此同时,婴幼儿六月龄起,应至少添加四类辅食喂养,尤其是加强对含铁类辅食摄入,13个月以后的婴幼儿应每天吃3-4餐,满足最低膳食频次。

7、提升奶商从娃娃抓起

胡说有理注意到,连续两年的奶商报告,对于评价中国人正确认识和食用乳制品的能力、反映国民健康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奶商指数相较去年改善不大,中国公众食用乳制品知识少、行为差的问题仍很严峻,科学的摄入习惯尚未建立,健康素养的提升工作任重道远”,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吴秋林今天表示,为此,我们更要加大调查的广度和深度,挖掘制约奶商指数提高的最核心原因,研究解决办法,为提升中国奶商指数及未来健康做出切实举措。

在此次奶商指数发布同时,菲仕兰也同期启动“为健康加杯奶”儿童奶商关爱行动。

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特别介绍了儿童关爱礼包的美好寓意:“‘喝奶要从娃娃抓起’,印有‘为健康加杯奶’的儿童关爱礼包就是要传递这一健康理念,菲仕兰还将通过专家科普课堂、趣味自测奶商、发放儿童奶商关爱礼包及大力开展儿童奶商课堂等乳品科普行动,改善儿童营养,建立家庭的健康生活方式。”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董事长高瑞宏表示:“儿童是家庭的中心,是国家的未来。菲仕兰愿通过关爱儿童的契机,帮助中国家庭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中国人民的未来健康保驾护航。”

作为荷兰最大和世界十大乳品公司之一,近些年皇家菲仕兰在中国不断加大投入,年启动“乡村振兴基金”,计划向孤儿捐赠价值万元乳制品,同时在四川SOS儿童村开设“菲仕兰爱心家园”,首批预计助养20余名孤儿。此次儿童奶商关爱行动为弱势儿童首批捐赠0份关爱礼包;同时还将开展儿童奶商训练营,提升喝奶意识、普及喝奶知识、培养喝奶行为。未来,荷兰皇家菲仕兰将持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呼吁社会各界加入到儿童关爱的队伍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人奶商指数刚及格,超8成公众喝奶未达标